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 > 正文

全国最大“火电+熔盐”储能项目主体完工

中新网2025-03-16 20:29:25  阅读量:5222   阅读量:8012   

3月15日,国家能源集团安徽公司宿州电厂“火电+熔盐”储能项目主体建设完工。这个国内最大规模的“火电+熔盐”储能项目,进入设备调试阶段。

熔盐储热技术就是利用熔盐在升温和降温过程中的温差实现热能存储,可在电网腰谷时段,火电机组仍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抽取一部分蒸汽输送到熔盐储罐内进行储存能量;而在用电高峰和深度调峰时释放能量。

宿州电厂“火电+熔盐”储能项目采用390℃高温和190℃低温两个熔盐储罐进行储热,储热主要成分为三元熔盐,设计储热容量为1000兆瓦时。项目建成后,可在保证最大供热量的情况下机组调峰能力降低至30%额定发电负荷,当需要顶尖峰100%额定发电负荷运行时,由储热系统提供供热蒸汽可连续供热4小时,压低谷30%额定负荷下连续供热5小时的目标。同时,对外供热能力达410吨/小时,较原来供热能力提高了260吨/小时。

宿州电厂地处城市主城区,是典型的城市热电厂,两台装机35万千瓦的火电机组肩负着供电和供热的双重任务。该厂于2022年启动“基于熔盐储热的煤电灵活性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项目”,同年入选国家首批绿色低碳示范工程,并获得1亿元的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

该项目投运后,不仅能解决机组“调峰”与“供热”之间的矛盾,提高电网稳定性,还有助于消纳电厂周边区域的弃风弃光电量,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有效推动煤电机组向支撑性、调节性电源转型,促进煤电机组从“电量供应主体”逐步转变为“电力供应主体”,为新型储能技术发展开辟新路径。

经测算,该项目每年可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约1.28亿度,折算每年减少3.2万吨标煤使用量、减少碳排放约8.5万吨,同时可增加供热能力220万吨/年,相当于满足当地40多家工商业企业用热需求。

-->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焦点
越南腰果、泰国椰青等在中国卖爆,进博
越南腰果、泰国椰青等在中国卖爆,进博会成海外品牌入华第一站

每年春天,当柬埔寨、越南等全球腰果主要产区迎...[详细]

专栏
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