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剧照
继上市以来第三季度首亏后,光线传媒迎来控股股东减持。
11月10日晚间,光线传媒发布《关于公司控股股东减持股份预披露公告》。公告称,光线传媒控股股东光线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线控股”)计划减持光线传媒股份不超过5827.76万股,占剔除回购专用账户股份后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2%。
公告显示,本次减持期间为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十五个交易日后的六个月内,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和/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价格根据减持时的市场价格决定。
这是光线传媒上市以来,光线控股首次以集中竞价和/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光线传媒股份。
解释减持原因时,光线传媒写道:“作为公司控股股东,光线控股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对公司价值高度认可。公司上市11年以来,光线控股从未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任何公司股份,并曾大额认购公司非公开发行的股份以及通过二级市场进行过增持。本次减持主要是出于其降低负债率、改善财务结构的需要。 ”
据减持公告,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光线控股持有公司股份约12.48亿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42.56%(占剔除回购专用账户股份后公司总股本比例为42.84%)。
天眼查App显示,光线控股由王长田和王牮共同持股。其中王长田95%,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和最终受益人,王牮持股5%。据光线传媒2021年报,王牮为王长田妹妹。光线控股还持有天津猫眼微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7.80%的股份。
本次光线控股减持,几乎是紧随光线传媒回购公司股份之后。
10月27日,光线传媒在三季度财报公告,截至目前,公司已使用自有资金人民币约1.5亿(不含交易费用)通过二级市场回购公司股份共计1972.76万股,公司本次回购股份已实施完成。光线传媒表示,回购公司股份“充分彰显了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高度认可”。
无论是公告控股股东减持,还是公告回购股份进展,光线传媒都在努力强调“公司未来发展前景”,试图向投资者展现管理层对公司价值的认可和信心。
不断强调“未来”和“信心”,或是因为光线传媒最近的日子并不顺遂。
公司三季度财报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营收6.85亿元,同比降低29.92%;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下降81.64%。其中第三季度营收1.02亿元,同比降低54.12%;归母净利润亏损9875.87万元,同比下降-244.57%。
这是光线传媒上市以来,首次交出亏损的三季度财报。广发证券研报指出,缺乏头部内容、内容表现不佳是业绩承压的原因。
进入下半年,光线传媒主投主控项目仅有《冲出地球》和《我们的样子像极了爱情》上映,票房均未突破2000万。此后公司影片又缺席国庆档。目前11月和12月的待映片单上,也没有光线传媒主投主控项目的身影。
缺少商业回报亮眼的电影上映,光线传媒开始谈“未来”和“预期”。
一方面是项目储备。三季报进行公司经营情况概述时,光线传媒将项目储备量提到了最前面,称公司推进及储备中的项目数量多达六七十部,位居行业前列,“其中多部电影过审后即可安排合适的档期上映”。根据光线传媒10月回复投资者的信息,田晓鹏执导的动画电影《深海》、张艺谋执导的《坚如磐石》等均在过审中。
光线传媒的内容储备受到关注。例如中原证券研报指出,光线传媒拥有较多的内容储备,疫情好转及内容过审后具有较强的票房弹性,建议密切关注公司储备内容制作与定档进度。
另一方面,光线传媒还将动画电影,尤其是“中国神话宇宙”,提到了重要位置。
一季度,光线传媒宣布成立“光线动画”厂牌,主要目的是对神话宇宙进行规划和管理,目前神话宇宙的世界观已经基本完成,大的故事、人物、时间节点已初步规划完成,正在进行首批电影的制作。据悉,《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均属于光线传媒的“中国神话宇宙”。
此外,王长田屡次在公开活动中为“中国神话宇宙”造势。2021年12月,他曾在金鸡百花电影节论坛上表示,“中国神话宇宙”可以做五十年,最终规模比漫威更大。2022年8月,王长田在北京国际电影节再提“中国神话宇宙”,称第一部分由三五十部电影构成,每部电影制作周期是四五年,希望该系列成为中国人自己的漫威。
随后2022年10月,王长田作为复旦大学新闻系校友,在迎新活动中接受采访。被问及“疫情带来的迷茫”时,他谈到了光线传媒近期动向,称“中国神话宇宙”大致模样已经有了,大概几年之后会有作品面世,该项目将会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动画电影工程。但王长田也指出,“或许我们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去做它,我退休甚至去世的时候,神话宇宙可能才刚刚成型”。
不过,动画电影和稳赚还不能划上等号。广发证券和中原证券研报认为,动画项目制作进度慢、票房表现不及预期,依然是风险所在。例如,导演饺子和《哪吒之魔童降世》“死磕”5年,《深海》从立项到现在已有7年,意味着光线传媒的部分动画电影需要长期投资。《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超50亿,《姜子牙》票房16亿,动画电影的市场表现仍有较大波动。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