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冠心病的防治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健康焦点。从数据看,我国冠心病防治形势严峻——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推算,目前,我国冠心病患者超1100万人,且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约400万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死于冠心病急性发作,例如心肌梗死、猝死等。一桩桩案例警示我们,由冠心病引发的“血管危机”已不再是遥远的威胁,而是悬在14亿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防治冠心病已刻不容缓。
在冠心病的致病链条中,高血压与高血脂是核心诱因,降压降脂是防治冠心病的关键举措。而当单药联合治疗陷入因依从性不足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的困局时,海正药业旗下的降压降脂复方药——多达一(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以“一粒双控,稳压降脂”的创新模式,让越来越多的“双高”患者远离冠心病威胁,重启血管“年轻态”。
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双重“推手”
很多人对冠心病的理解仅停留在“心脏出了问题”,但实际上,这种疾病远比想象中复杂。
冠心病的本质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的供血不足,如果把心脏比作“土壤”,冠状动脉就是灌溉土壤的“河道”,“河道”被堵,“土壤”得不到灌溉,最终便会引发心肌缺血、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一旦冠状动脉完全堵塞,心脏无法有效供血,心脏骤停随时可能发生。
冠心病的发生与高血压、高血脂密切相关:血压升高导致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受损,为血脂沉积“打开大门”;血脂堆积刺激平滑肌细胞增生,逐渐形成粥样斑块,加剧血管狭窄,导致血压调控更困难。二者恶性循环,成为增加冠心病风险的核心推手——同时存在高血压和高血脂的人群(临床中81.1%的高血压患者合并血脂异常),其冠心病风险比单纯高血压或高血脂者高3-5倍。可见,唯有“控压+降脂”双管齐下,才能真正筑牢冠心病的防线。
破解依从性困局:从“多药共治”到“精准整合”
在冠心病防治中,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分别针对血压和血脂两大靶点,形成协同保护效应:氨氯地平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平稳降压,缓解心绞痛症状;阿托伐他汀降低LDL-C水平,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ASCOT-LLA研究揭示,高血压患者在降压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可使致死性冠心病和非致死性心梗风险降低36%。这种病理机制与临床证据的双重佐证,充分诠释了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防治中的关键价值。
然而,传统的“多药共治”方案虽有效,但患者每日需分次服用2-3种药物,复杂的用药流程导致漏服、错服、停药率居高不下。这种“依从性困境”不仅削弱了冠心病的防治效果,更直接推高患者的死亡风险,成为冠心病管理的核心痛点。
多达一(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的诞生,彻底颠覆了传统治疗模式。其作为辉瑞公司研发的降压降脂复方制剂,在2004年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2021年,海正药业接棒生产,延续其原研品质。多达一突破性地将辉瑞公司的两款“明星”药品——络活喜与立普妥,即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整合于单一片剂,通过“一日一片,双靶控制”的设计,直击依从性难题。澳大利亚医保数据库显示,多达一12个月治疗持续性达67%,远超分开服用两药的41%,凸显其对提升用药依从性的价值。
复方制剂革新:从行为干预到疗效提升的逻辑闭环
复方制剂带来的用药简化,进一步提升了心血管事件的预防效能。患者无需再纠结不同药物的服用时间与剂量,治疗从“复杂任务”转变为“日常习惯”。而这也恰恰揭示了以多达一为代表的复方制剂的深层价值——不仅减少服药次数,更通过行为干预确保药物效果的持续发挥。
慢性病治疗的经济压力,常使患者陷入“药物贵-间断治疗-病情恶化-治疗成本更高”的恶性循环。多达一通过单片复方设计,将两种核心药物的成本整合优化,使患者每月药费较单独购买降压药和降脂药减少25%,降低了长期治疗的经济门槛,用药可及性大幅提升。
从“行为干预”到“疗效提升”的因果链,共同构建了患者坚持治疗的正向循环,最终在统计层面呈现为冠心病风险的显著降低——GEMINI研究证实,东亚患者使用多达一后,冠心病10年风险评分由12.7%下降至5.7%,降幅达49.6%。
在冠心病防治的 “战场” 上,多达一以 “一粒双控,稳压降脂” 的创新模式,将降压与降脂两大核心治疗整合于方寸药片,既突破了传统治疗的依从性瓶颈,又通过机制协同实现心血管保护升级。随着老龄化加剧和慢性病管理需求增长,这种精准、高效、便捷的治疗方案,正成为我国千万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远离冠心病威胁的重要防线。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